首页 > 二十四史列传 > 第二十六章【从小子到将军】

我的书架

第二十六章【从小子到将军】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  
韩信出生在淮阴(在今江苏淮安市)城里的一个贫困家庭,他才十多点岁,父亲就病故了,只有和母亲相依为命。没有地种,没有钱做生意,更没有关系去衙门跑腿,韩信的日子怎么过呢?他成了无业游民,四处流荡。韩信无以为生,只好寄食,到别人家要饭吃。南昌亭长认识韩信,经常叫他过去吃饭。由于贫穷困苦,母亲已经卧病在床。韩信去亭长家里的时候,自己吃了一点点,还悄悄拿上一些。回到家中,他将那些藏着的食物递到母亲的面前。母亲看着食物,脸上露出了笑容。然后她又看着瘦弱的韩信,眼里流出了泪珠。她知道,自己的儿子很有孝心,将来一定很有出息。不过,她看不到这一天了。没过多久,母亲去世了。虽然家中没钱,无法将母亲的丧事办得风光,但是韩信还是将她安葬在了一个又高大又宽敞的地方。这儿不仅有草木的风光,还有日月的风光,天地的风光。母亲走了,韩信更孤单了。他依旧没有门路,依旧到亭长家寄食。次数多了,亭长的妻子很不愿意。她不但给韩信脸色看,还常常让韩信错过吃饭的时间。韩信再穷,肚子再饿,他也有气。他一咬牙,离开了亭长的家,从此再也不去。
回到家里,虽然屋子又破又旧,但是韩信的眼前很新,心里很明亮。他拿出以前翻过的兵书,认真地阅读起来。渐渐地,饥饿没了;慢慢地,寒冷没了;缓缓地,伤痛没了。烈日炎炎,书籍可以遮阳静心,使人清爽;秋雨绵绵,书籍可以解闷舒心,使人开朗;雪花漫漫,书籍可以取暖热心,使人高昂;春风翩翩,书籍可以唱歌悦心,使人欢畅。夏走秋离,冬去春来,韩信不时地观看,不断地钻研。有时,他还一边写,一边画。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,韩信学会了好多军事方面的知识,懂得了如何练兵,如何布阵,如何迎战,如何设伏,如何左右开合,如何首尾呼应......现在的韩信,不是无识,而是无人识。
为了生计,韩信看书的闲余,还去城边的河里钓鱼。偶尔运气好,能钓上几条,就卖了它们做饭钱。很多时候都挺倒霉,一尾也没有,便只好饿肚皮了。河边还有许多老大娘在漂洗麻絮,天天看见那个穿着褴褛衣服的小伙子,在那里傻傻坐着,不吃也不喝。别人对韩信都没有太多的在意,只有一位漂母看不过去,觉得这个穷小子好可怜。她将家里中午送过来的饭菜,拨上一半给韩信。韩信非常感激,含着泪水把它吃了。一连二三十天,漂母都是这样对待韩信,从无半点不快之色。时间长了,韩信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。有一次,他对漂母说道:“感谢大娘的关爱,你的大恩大德我我永远不会忘记。如果我韩信有一天出人头地了,一定会报答你的。”听了韩信的话,漂母并不高兴,反而生气地说道:“堂堂七尺男儿,看起来有木有样貌,像个大丈夫,害怕饿死可惜,所以我才给你吃的,又哪里望你报答呢?”一说完,漂母一转身走了。韩信呆呆站在那儿,看着漂母伛偻的身影,不由得挺直了身躯,竦然起敬。他暗暗下定决心,自己一定要做个大丈夫,要干一番大事业。
韩信家里虽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,却有一把祖传的宝剑。他很珍惜它,经常挂在腰间。一天,他正在街上走着,突然有一人拦住了他。韩信一瞧,是那个屠夫的儿子。他知道这个恶少不好惹,就没有理他,想要避开他。可是恶少不让,还冲韩信吼道:“韩信,你平时总带着宝剑,想干什么?你的个子比猪还大,胆子却比老鼠还小,要吓谁呢?”恶少说完,哈哈大笑起来。这么热闹,一下引来了好多人跑来看热闹。韩信没有吭声,恶少越发得意,指着他的鼻子叫道:“小子,你要是敢拼命,不妨用剑刺我。否则的话,就得从我的胯下钻过去。”一边说着,恶少一边张开了双腿,立在光天化日之下。韩信向后退了一下,想走已无可能,被围观的人堵死了。看热闹的人和恶少一般神气,大声起哄。韩信看了看人,握了握剑,狠了狠心,移脚向前。众人不再喧哗,都瞪大了眼,紧张地注视着即将发生的一幕。韩信到了恶少跟前,将剑猛地拔出一半,又猛地推了回去。忽然,他弯下身子,伏在地上从恶少的胯下爬了过去。恶少他们都笑了,骂韩信是个没用的东西。韩信拍了拍身上的灰土,挺了挺身躯,悄悄地走了。
项氏叔侄起义的时候,韩信投入到了他们的麾下。项梁对他不以为奇,只当做寻常士兵看待。等到项梁战死之后,项羽也只让韩信做了一个区区的郎中,照样不予重视。韩信多次给他出谋划策,项羽却一个都不采纳。韩信一看在西楚霸王项羽这里难以施展抱负,转身投靠了汉王刘邦,随他去了汉中。刘邦开始也和项氏叔侄一个态度,漠然相待,只给了韩信一个小小的连敖,和参谋长差不多。韩信见处处不得志,不免和一些人发发牢骚。结果有人上告,刘邦得知后,以为他们要谋反,将其抓了起来,准备处死。夏侯婴是刘邦的爱将,做了监刑官。其他人都被斩首了,最后轮到韩信。他一出来,大呼道:“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?为什么要杀壮士呢?”夏侯婴一听,觉得奇怪,马上放了韩信,问他有何才干。韩信不慌不忙,将腹中的才略大概倒了一些出来。夏侯婴听后,越发惊奇,还不住地赞叹。他非但没有要韩信的命,还替他向刘邦要了一个比连敖大了一些的官治粟都尉。即使如此,离韩信的梦想也很遥远。丞相萧何知道夏侯婴看重韩信之后,也很注重此人。通过几次交谈,他觉得韩信是一位极其难得的国士,器重无比,当面称许他为大将之才,要向刘邦推荐。下来后,萧何一时繁忙,没有来得及上报。韩信等了十天半个月,认为没了指望,又暗自向别处跑去。萧何得讯后,如同失了至宝,慌忙前去追赶。还好,韩信被他给追了回来。现在再也不能耽搁了,萧何立即面奏刘邦,请他任用韩信为大将。刘邦信任萧何,同意了他的建议。
拜将这一天,阳光格外鲜艳。刘邦首先走上将坛,接着他让大将韩信上台。樊哙、周勃、灌婴这些跟随刘邦多年的沙场老将,一听到韩信那个小名,都大惊失色。韩信却毫不慌张,他从容地踏上了将坛。接过将印,彼此落座后,刘邦问韩信有什么可以教他,要当众考考他的才识。韩信面带微笑,朗声说道:“大王要与项王争雄,为臣曾在项王那里呆过,知道他的为人。项王一人叱咤无敌,但不能任用良将,这是匹夫之勇,不足以商讨大计。项王有时候也显得仁厚,说话温和,遇到有病的将士甚至会流下泪来,但是当将士有功时,本该受到封赏,他却舍不得那手上的印,迟迟不肯照给,这是庸妇之性,不足以成就大事。今日项王是称霸天下了,对诸侯发号施令,但他不在关中建都,而去那遥远的彭城,这明明就是丢掉了地理上的优势。他还违背义帝的约定,肆意妄为,甚至还放逐义帝,只重用私人亲将。如此一来,好多地方都不服他,乱端百出。项王举事以来,所过之地大多残害,引起大众十分不满。不过眼下形势,总算项王要强一些,大家只好忍气吞声。等到反对的势力渐渐大了,谁还听项王的呢?可见项王目前虽然强大,却极其容易转为弱小。现在大王能够顺天应人,同他相反,善于任用谋士猛将,谁能反叛?攻取的城邑,常给该封的功臣,谁会反对?率领东归的将士,仗义兴师,谁敢反抗?三秦诸王,虽然看起来扼守住了要塞,形成了掎角之势,但他们都是秦朝的旧将,最不得人心。他们从前率领秦兵作战死亡无数也就不说了,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,他们还胁迫二十万秦兵投降了项王。结果到了新安,项王将那二十万秦兵全部坑杀了,只留下章邯、司马欣、董翳三人。关中父老对这三人痛入骨髓,恨不得食肉寝皮。项王反倒让他们在那里做王,这怎能使百姓归附呢?大王首先进入武关,不仅秋毫无犯,还除去了秦朝的苛政,与民约法三章,让大家无不拍手称快,都想让大王你来做他们的王。按照义帝的约定,大王也应该做秦地之王,关中的百姓都知道,可是大王却被迫来当了汉王。对此,关中百姓无不对项王怀恨在心。如今大王率兵东征,三秦唾手可得。有了三秦,便可争夺天下了。”刘邦听完,欣喜异常,后悔不早点重用韩信。其他人听了,也大为佩服。韩信对双方主要人物和主要形式的分析,可谓入木三分。他的眼光高远,气魄宏大,早已知己知彼,所以后来百战百胜。
有了韩信这员大将之后,汉军在他的指挥之下,破三秦,夺魏赵,下齐地,战垓下,节节胜利,最终打败了项羽,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,让他做了皇帝。这时的韩信,也早被封为了楚王。楚地是韩信的家乡,这位楚王派人去寻找赠给自己恩惠的漂母,以及送给自己耻辱的恶少。漂母很快来了,他没有想到韩信会有这么一天。更让她始料不及的是,韩信为了报恩,取出千金赠与了她。得到如此贵重的礼物,漂母笑着走了。接着,恶少也哭着被抓了过来。他一见韩信,腿无人骨,遽尔跪了下去,趴在地上使劲磕头求饶。坐在虎皮大椅上的韩信,瞧着那个犬样,淡淡一笑,轻轻说道:“我又不是小人,睚眦必报,你又何必如此害怕?我不仅不给你治罪,还要赏你一个中尉的官。”恶少听了慌忙摇头,像拨浪鼓似的,不敢接受。韩信坚决要给他官做,他也不好推脱,乐呵呵地接受下来。恶少走后,韩信对左右的人说道:“这人也算一个好汉,胆敢对我无礼。他以前侮辱我的时候,我当然可以同他拼命。但是那样,自己也会死得无名无用,太不值得。我有大的抱负,何必同他一般见识?所以,当时忍住了,才有了今日。”大家听了,都称赞韩信的气量很大,十分佩服。
韩信做为大将,不仅具有大将的胸腔、大将的眼光、大将的手掌,还拥有大将的肚肠。他这个大将,是大将中的大将。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