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大布黄千Ⅱ梁文郭宝辛 > 第44章 边城千户坟

我的书架

第44章 边城千户坟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梁文和郭宝辛就帮着尕十三一道,将被打伤了腿部的两位兄弟就近送到了一户牧羊人家养伤。随后众人就骑马来到了盐池县城,就找了家客栈住下。

晚饭后,尕十三来到了梁文和郭宝辛的客房,二人就让坐倒茶水。

“二少爷、宝辛少爷,二位今晚好生歇息,明日我带你们去县城和牧场走走。”尕十三说。

“十三大哥辛苦了,我兄弟二人这次就有劳您了。”梁文抱拳客气的说。

“二少爷,客气了,梁老爷吩咐的事,我义不容辞的要办好。”尕十三笑着说。

“十三大哥,兄弟不明白您是怎么认识我爹的?”梁文好奇的问。

“这说来话长了,十几年前我还是个不到十几岁的孩子,给东家放羊的时候羊群被狼群给糟蹋了,东家要卖了我,是梁老爷为我赔了东家所有的羊,又给我买了二十头羊让我也成了一位羊头。”尕十三不好意思的说。

“梁老伯是仗义疏财啊!”郭宝辛看着二人,大喊着说。

“二位少爷,这盐池县有羔羊资源,也有皮子加工作坊,你们咋不将这羔羊皮子就地在作坊加工了再运到西安城呢?”尕十三猛不丁的问了一句。

“十三哥有所不知,这货栈各家有各家的渠道,我们若将这皮子熟好了再运去西安,那这边和西安原来的货栈贸易平衡就被打破了,要让一些作坊没饭吃了。”

梁文说着,他还是秉承了父亲梁焕成的做法,不贸然去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,不贸然去抢别人家的饭碗。

“大哥说的是,我们做客栈这行最忌讳抢别人的饭碗。”郭宝辛对着尕十三说。

第二天上午,尕十三就带着二人在盐池县城的一些小货栈看货。这盐池县城也叫花马池城,是明代遗留的一座古城,城墙都为熟土夯筑,有趣的是这北城墙也正好是明长城,古人借着长城省了一道城墙。

三人登上了北城墙的门楼,一边是盐州大草原,一边是传统依旧的县城。郭宝辛就很是喜欢这里。

“这要是放在明代,这可就是边关了,这边境贸易应该很好做了。”郭宝辛敏锐的看出了门道,这个从小除了读书练武就是随着爷爷和跟父亲跑驼队的大男孩,对做贸易还是有天赋的。

“二弟,别尽想着边境贸易了,也别忘了刀兵相见了。”梁文提醒郭宝辛,“咱们脚下可就是长城,这要是放在明代这个季节正是秋防的时候,这北边草原上的马儿肥壮了就开始南侵了。”

“大哥,这打仗总是不好,受伤害的总是咱老百姓,大家相安无事做做贸易多好。”郭宝辛像个孩子一样认真的说话,然后又看了看二人后,自顾自的看着长城内外。

“宝辛少爷说的是,这大清朝就将这长城废了,没有了这长城两边的杀戮,我们也和关外的来往多了,像一家人一样。”尕十三说着,二人相信他说的是真话,这个从小在草原放牧的人,一定是吃了不少苦才对杀戮说出了摒弃的感悟。

吃过午饭,三人就出了盐池县城的西门朝盐州草原而去。尕十三带着大家走访了几户牧羊人家,梁文和郭宝辛对盐州草原的羔羊资源很是满意。天黑的时候,三人又回到了盐池县城。

“大哥,我们将订金给十三大哥放下,请十三大哥和他的兄弟先行收货集中,然后我们来统一起货,这样我们不出面,那曹云泰父子也不会起疑心。”郭宝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

“二弟这趟没白来呀,看问题看得很是透彻嘛!”梁文欣赏的看着义弟说,“就按照二弟说的办,辛苦十三大哥了,收货就按照正常价格收,不要压价亏了牧人就好。”

“没问题,二位少爷放心,这秋羔羊子也到了陆续产羔的时候了,货源没有问题,我和弟兄们会将货都集中存放到偏僻的地方保管。”尕十三说。

一夜无事,第二天早上三人吃过了天下闻名的盐池手抓后,梁文和郭宝辛就给尕十三放下足够的银票,二人就起身回朔方城。尕十三就要送二人出草原,顺便去看望被梁文和郭宝辛打伤了腿的兄弟。

三人就准备骑马返回。

“十三大哥,这盐池县的牧业基础不错呀。”郭宝辛边备马边说了一句。

“是啊,上一任的陈九仓县太爷就很重视牧业,现任的县太爷就继承了前任的做法,很关心牧业,这盐池县依靠着盐州大草原,说到底是个牧业为主的地区嘛!”尕十三说。

“十三大哥,你刚才说陈九仓县太爷?”梁文听到陈九仓的名字后,就问尕十三。

“就是现在朔方道的道台老爷,都高升了十年了。”尕十三说话的时候,三人的马鞍就整理好了。

“大哥,这样说来,这若竹小姐十年前不就在这盐池县城长大吗?”郭宝辛还是想着陈若竹。

“十三大哥,你可知道那陈九仓县太爷的情况?”梁文问。

“二少爷,你怎么问起了县太爷的事?我也是听人家说的。”尕十三有点纳闷的看着二人。

“先不走了,十三大哥带我们去县衙。”

梁文忽然就看着二人说话。郭宝辛就明白了梁文的意思。

尕十三不解的带着二人来到了县衙门口的衙门街。三人找了大街上的一条老字号饭馆就坐了下来。

掌柜的是位老人家,就招呼三人坐下。梁文就客气的对着掌柜的点了几个凉菜和一壶酒。

掌柜的上菜的时候,梁文就问起了前任县太爷的话题:“掌柜的,您老在这县衙大街上做买卖有些年头了吧?前任县太爷陈九仓都走了有十年了?”

“这位公子,您还真说对了,老汉我打小就在这县衙大街上生活,陈县太爷走了整十年了。”掌柜的说。

“哦,老人家,那这陈县太爷一家过去估计没少光顾您这小店吧?”郭宝辛接着说。

“县老爷来的少,老爷家的太太最好吃我家的荞麦面,常带着小姐来光顾,我家这荞麦面在这花马池城可是一绝呀。”掌柜的骄傲的说。

“掌柜的,那就给我们哥三来一盆你的这荞麦面,我们也尝尝您这一绝。”梁文有点高兴,就要了一盆荞麦面。

没过多久,掌柜的就上了面。三人就吃,边吃边说好。

“难怪这县老爷的太太和小姐喜欢,果然好吃。”梁文就赞赏着说话,“掌柜的,十年前那县老爷家的小姐还小吧?”

“十二岁,十二岁,还是个小丫头。”掌柜的回忆着说,“县老爷家的太太也就是十年前故去了,太太是个好人呢,一生不生养,还是位信佛的居士。”

“老人家,我就越听越糊涂了,这太太一生不生养,怎么还有个小姐。”郭宝辛问。

“领养的,那小姐是两岁的时候领养的,太太对小姐那真是没得说。”掌柜的说,“那县太爷对太太也是不错呀,太太娘家是这盐州草原数一数二的牧羊大户,当年是太太家资助陈县太爷考取的功名。”

“那这么说来,陈县太爷也算是有福之人。”梁文接着掌柜的话茬说,“那陈家小姐也是有福之人呀,难得被领养,养父母还对她这样好。”

“可不是嘛,公子您可说对了,这若竹小姐是命好呀,听说他是贺兰山西边被亲生爹娘抛弃的娃,谁知道她又成了县太爷家的小姐,这是命啊!是命。”

“这爹娘生下了孩子不养,却要送人真是造孽。”郭宝辛一拳砸在桌子上愤愤的说,“老人家,可记得这小姐的芳名确实叫若竹?”

“若竹小姐,这名字是太太给起的,太太养了了小姐十年,那可就像亲生的一样。”掌柜的说。

“难得太太这样仁慈,真是好人薄命呀!”梁文感慨着说。

“可不是咋的,那县太爷本来对太太很好,后来不知咋的听说和一个青楼的女子好上了,太太就一气之下得病了,现在想来这也是个劫数,太太该是早就得病了。”掌柜的惋惜的说。

“青楼女子?什么样的女子让县老爷这样不顾大体?”郭宝辛说。

“听说一个叫什么小喜凤的女子,太太故去后,老爷就升官做道台了,听说就带着小姐去了朔方城,这都十年了。”掌柜的说。

“太太是个好人。”郭宝辛自己低声说着。

“是个好人,这老街上的老街坊都知道他是个好人,太太出殡那天,这整条街的人都去送她。”掌柜的说话间语气沉重。

“那这太太故去后埋葬在哪里?”梁文接着问。

“在长城外千户坟附近,离这也就十里不到,太太是个读过书的人她了解历史,知道那里埋着位明朝的千户将军,就自己选了千户坟不远处的一个地方。”掌柜的说。

“为什么要埋在千户坟附近?”郭宝辛不解。

“二位少爷,您可是不知道,我们这盐州过去可是边关呀,太太家祖上在明朝就是牧羊人家,那可是饱受边关战事之苦呀,太太选千户坟也是一个希望和心愿吧。”掌柜的说。

“这太太果然是位了不起的奇女子。”郭宝辛看着大家说。

吃罢饭,三人告别了掌柜的后,就直奔千户坟方向而去。尕十三知道那地方。

半个时辰后,三人就骑马来到了城北长城外的千户坟。说是千户坟,这里的封土堆确是不下百十座,应该都是明朝戍边战死的将士义冢。

三人就下马,梁文取下了马背上的酒囊,就跪了下来,郭宝兴二人也跪了下来,三人就磕头祭酒。

“感谢列位将军戍边,今我兄弟三人前来,如有打扰请列位将军多多包涵!”梁文念着悼词,三人就接着磕头。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