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只想亏钱的我,带动文明进步 > 第210章 气象1号卫星检测成功

我的书架

第210章 气象1号卫星检测成功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“目前星海1号火箭高度已经达到2000公里。”
“5000公里。”
“初步突破1万公里。”
听到下方工作人员的汇报之后,罗成也是有些紧张。
“怎么样?星海1号火箭的稳定情况如何了。”
下方的工作人员不断地检测着星海1号的运行情况。
伴随着星海1号的高度越来越高,火箭也是按照原本的设计开始不断断的一节节脱落。
“高度持续上升中目前是15,000公里,18,000公里,2万公里。”
“星海1号火箭运行情况良好,处于设计当中的稳定状态。”
一旁的孔墨萱见此也是连忙开口询问。
“那火箭上面所搭载的气象卫星有没有什么问题。”
下方的操作人员也是立刻开始检测起了星海1号上面所搭载的卫星。
“根据检测,气象卫星并没有在火箭发射过程当中发生任何的碰撞和意外情况。”
“具体数据必须要等到气象卫星送入到预定地点之后,才能够进行检测。”
得到消息之后,罗成也是安慰了一下对方。
“放心吧,就算这一次考砸了,就当是给大家积攒一下经验,下次争取设计出更好的气象卫星和火箭。”
孔墨萱并没有急着多说什么。
只是默默的坐在自己的位置,看着那些工作人员们的操控。
“当前火箭已将未经送达到预定地点。”
“距离地面高度大概在35,700~800公里之间。”
工作人员也是将情况汇报了一声。
一旁的工程师也是连忙询问火箭的那些脱节的零件如何了?
毕竟按照当前的情况,他所设计的火箭已经圆满地完成这一次任务,将他们集团内部设计出来的气象1号卫星送到了预定的地点。
接下来的检测工作就不是他们火箭组的工作了,而是他们气象组跟卫星组的工作。
现在他要询问的是自己的火箭,将卫星送上去之后的后续情况如何了。
而这些工作人员们也是不负众望。
将那些一节又一节在半空当中脱落下来的卫星残骸,预计掉落地点计算了出来。
而这位工程师也是连忙让工作人员们开着船和车,将这些残骸收回来。
打算对这些残骸进行后续的检测工作。
而罗成也是将目光放在了另外一位稍显年轻的工程师的身上。
“怎么样?紧张不?”
“如果真的要讲究身份的话,那位可以说得上是你的老师。”
“有没有后悔,这一次非得跟你老师犟脾气,设计一款可回收型的火箭。”
年轻工程师并没有说话,而是看向了自己的老师摇了摇头。
“罗总,我并不后悔这个项目,就算现在不做,日后也一定要做。”
他跟他的老师还有几位学长学姐一起加入到罗成的研究所当中。
起初的时候是看在罗成开出来的一大笔投资研究资金。
但后来再看到罗成开放给研究所内部的大批超前资料之后。
他就知道罗成和星海集团的不简单。
甚至年轻的他还一度觉得罗成应该是得到了一部分外星人的科技。
不然的话以罗成那前二十几年默默无名,后来却突然发迹的经历来看。
这完全根本说不通。
但在研究所的内部跟罗成经过几次简单交流之后。
他也是了解到罗成的不简单。
便将这一切全部都归结在了罗成这些年以来的积累。
毕竟一个穷小子即便有再好的头脑,一些设计跟想法终究只能够停在纸面上。
考虑到罗成突然变得这么有钱,也就不意外了。
毕竟有着这么聪明的大脑,想要赚点钱的话,根本不困难。
罗成并没有多说些什么。
只是看向孔墨萱那一边。
卫星在进入,到了预计地点之后,孔墨萱和她的团队工作也是陆续展开。
气象卫星也是按照原本的设计,在近地轨道的太空当中彻底展开。
随后朝着地面这边发回了联络信息。
“内部数据也算正常。”
“轨道飞行预计路线正常。”
“太阳板能源收集线路系统运行正常。”
孔墨萱这一边,他和自己的团队们将气象卫星的检测工作落实。
罗成也没有急着询问。
他等着对方的工作结束,再跟自己汇报。
三长老那一边则是已经和另一位工程师交谈了起来。
“顾总工,有没有兴趣去国家航天局工作。”
负责化学燃料火箭的工程师姓顾。
以对方的年纪接近50已经算得上是很大了。
但放在国家航天局当中,能够独立设计火箭并且一次性成功的人并不多。
少数的几个都是国家精挑细选培养出来的接班人。
大部分负责国家火箭项目设计和发射的工程师基本上都是老一辈的,哪怕年纪再小都有六七十岁。
说实话,像顾总工只有40多岁的年纪,放在国家航天局的内部,绝对是个宝贝。

“抱歉了,三长老。”
“罗总对我有恩啊,且每个月的项目研究资金也从来没有少过。”
“而且三长老你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在罗总的面前挖墙脚,真的不会被打吗?”
终究只是科研人员,顾总工并没有太高的情商。
而且他本人也不是那种白眼狼,不知道知恩图报。
面对三长老的邀请和橄榄枝,当下他也是直接拒绝。
对此三长老虽然有点可惜,但暗地里也是很赞赏对方的。
毕竟如果面对他的邀请,立刻就点头答应的话,那么这种人在面对利益的时候,是绝对靠不住的。
到了国家航天局,他也是不敢安排人把一些重要项目交给对方。
现在看来,对方选择拒绝,继续留在罗成这里,也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。
另一边气象卫星的检测工作也算是初步落下了帷幕。
“卫星运行良好全部都是在设计之内。”
“现在就需要等一段时间,看看内部的设计程序,能不能把我们想要的气象信息发送过来了。”
对于气象卫星的检测工作,孔墨萱表示并不能够急于一时。
需要一定时间的检测,发到他们气象组的工作后台,让专业人员去判断。
罗成对此也很在意。
“你们这边也努力推进工作吧,争取将气象的检测工作精确到每一天。”
“等你们这边成功之后,我这边也迅速的会和电台那边联系。”

sitemap